母親節(jié)前幾天,老師在課堂上問學生將如何表達自己對母親的孝心。同學們舉手答道:“考個好成績!”
“那么彌認為是考試重要,還是母親重要?”老師再問。
“我媽認為考試重要!”同學們毫不猶豫地回答。孩子一進小學就面臨考試,孩子可能從此踏上了一條令他們恐懼忐忑的道路。孩子興沖沖來到學校,老師卻嚴厲地說:“你們要好好學,要不然考試得零分,哪有臉見父母。父母辛辛苦苦把你們送到學校,就是期望你們拿好成績。”孩子回到家,還來不及放下書包,父母便表情嚴肅地說:“考得怎樣?”若成績理想,父母就會說:“噢,考得不錯,我的好兒子!”若是成績不佳,父母的臉馬上“晴轉陰”:“怎么,才考這一點分,你的心思都用到哪里去了,簡直白吃飯!”考試是老師與老師爭面子的比賽,是老師訓人的借口,是家長打罵孩子的理由,是家長面子光輝和失落的標志。別看一學期考試只有兩三次,可在孩子的心目中就像天天在考試、天天受煎熬,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熬出頭。怪不得在對小學生的抽樣調查表中“你最害怕什么?”一項中,孩子們都不假思索地回答“考試”。
凡是學生必須要考試,家長們也無可奈何。為爭分數(shù),老師逼,家長催,孩子無日不在焦慮緊張中。小小的年紀便食不甘味、夜不能寐。但是家長如果不對考試有那么強烈的反應,孩子受折磨的狀況要好得多。下面是智慧的父母的做法。
◆家長采取“無為而治”的態(tài)度
父母應對分數(shù)持超然的態(tài)度。反正盡了最大的努力幫助孩子,考得好是好事,考不好也無所謂。孩子拿了好分數(shù),父母不驚不喜;孩子拿了差介數(shù),父母不怒不憂。父母對分數(shù)的態(tài)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孩子在考場上的情緒。有的孩子爭高分是為了讓父母高興,有的孩子得低分后特別害怕父母的責罵和棍棒。如果父母覺得高分低分都無所謂,他們也就輕松了。
◆創(chuàng)造輕松環(huán)境
每當Il缶近考試,父母率先把考試的緊張氣氛引進家里:專門為孩子做好吃的,時刻把孩子逼到課桌前,~家人不看電視,說話不敢高聲,走路不敢抬腳。父母態(tài)度莊重,神情焦慮,表情嚴肅,跟孩子說話總像是宣布重大事件,考試之前好幾天就開始千叮嚀、萬囑咐,結果孩子被父母弄得惶惶不安。
◆老師的意見不一定正確
老師認為,家長的配合有利于孩子得高分,不是經(jīng)常登門家訪,就是把家長招到學校,開考試動員會、分數(shù)分析會。孩子把老師家訪看成是一件嚴重的事,視老師為告狀者;而老師的言語,很可能主導父母的情緒,所以父母若把老師的情緒傳達給孩子,孩子的壓力便更大。父母不要總以為老師就是完全正確的。
◆讓孩子評價自己的分數(shù)
孩子面對令人難堪的分數(shù),本來就很難受,父母如果再說三道四,風言風語,更會加重孩子的痛苦。因此,父母的態(tài)度應該是:只要你盡力了,分數(shù)算不了什么。孩子會冷靜下來,找到自己低分的原因。
◆相信孩子的努力
孩子對考試的恐懼心理多半出自于“我已經(jīng)很努力了,但不知為什么就是考不好”。沒考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,所以不要一味責怪孩子懶惰、愚蠢。孩子只要肯努力,父母再幫助其分析問題、找出方法,一切都好辦。
孩子面臨考試時,父母只需告訴孩子:
●只要努力了,你會取得好成績的。
●我們不在乎你的考試成績,考不好也沒什么大不了的。
●你也許會比上次考得好,你上次的成績就不錯了。
●爸爸媽媽以前成績還沒你好,加油,你是最棒的。